学院概况

各系简介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建于1943年,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教育和科研的发源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蓬勃发展,船海系也茁壮成长,在全部四次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均获第一。最近,基本完成了大规模实验设施基地建设,初步构建了“大海洋”格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为基干,一端对接造船产业、海上资源开发行业,形成了包含成果转化、产品开发、海上作业、工程服务等的支撑体系,另一端扩展到包括海洋国策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探索、海洋资源调查等的基础学术领域,以服务海洋强国、海上丝绸之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国家战略为宗旨,向着国际顶尖学科的目标快速前进。

  船海系拥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66名,专职教师114名,正高比例29.8%,博士学位比例66.7%,海外博士比例19.3%,人才集聚。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含双聘院士)、6名、杰青2名。设有先进计算、设计制造、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舰船性能、海洋工程、水下工程、轮机工程、水声工程、海岸工程十一个方向,覆盖海洋交通运输、资源开发、科学考察、权益保障、国防建设等领域。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工程院“中国海洋装备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深海技术试验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五个国家级基地,与日本千叶大学共建的“海洋仿生力学”联合研究中心,和一批教育部、交通部、海洋局、海事局、上海市省部级基地,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支撑体系。

  船海系秉承交大培养“第一等人才”优良传统,多年来培养了首艘万吨轮总设计师、首艘科考船总设计师、首艘潜艇总设计师、首艘航空母舰总设计师、首艘核潜艇总设计师、首艘超深水钻井平台总设计师、首艘超深水载人深潜器总设计师、首艘深海无人遥控深潜器总设计师等为代表的大批科技精英、技术专家和行业骨干。近年来,培养了全国优博、全国优秀工程硕士、教育部优秀新人、上海市优博、上海市优硕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在校学生获全国船海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海洋航行器大赛一等奖、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内外竞赛大奖多次。就业率100%,毕业生分布在国内主要科研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学生深受行业欢迎,供不应求。同时,与英国NCL大学、日本横浜国立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双学位培养,毕业生的杰出表现在海洋工程领域产生了全球影响力,“交大”毕业生已成为国际海洋工程中心美国休斯顿人才市场的公认品牌,EXXON、SHELL、CHEVRON、TECHNIP、SMB、MODEC等国际知名企业均有本学科培养的技术骨干。

  船海系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功能齐全、世界领先的重大试验设施群体。我国首座、世界最深的海洋深水试验池,装备与功能当前居世界第一,成为国际海洋工程界开发深海装备的首选试验设施。同时还拥有国内最宽最深的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风洞循环水槽、空泡水筒、海洋工程水池、水下工程水池、水声水池、先进制造实验室、内波分层流水槽、操纵PMM装置、立管疲劳试验装置、液舱晃荡装置、平台定位模拟培训操作系统、高温高压深海微生物采样培养装置、饱和潜水模拟舱等试验设施,形成了科学研究、试验验证、工程实施三位一体的完整教学科研试验技术体系,并依托国家深海技术试验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上海潜水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国家级标准化规范化机构推进设备设施的标准化服务和开放共享。

  船海系注重产学研用融合,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平台,深度学科交叉,开展“大海洋”格局科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大量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自然基金重大重点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深海平台、特种船舶设计、统一波浪理论、全海深无人潜水器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深海平台研发中,第6代和第7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研制,支撑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实现从300米到3000米的历史性跨越;在特种船舶设计中,自主研发的绞吸式挖泥船,在我国海上国家权益保障上发挥重要作用;在统一波浪理论方面,应用同伦分析方法于波浪分析中,为揭示海洋奥秘揭开了新的一页;在全海深无人潜水器研制中,挑战人类极限的11000米ROV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船海系国际声誉良好,在最近发布的上海软科世界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中名列世界第一,10多名教授在ITTC、ISSC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中任职。以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C.C.Mei教授为评估专家组长的国际评估中,被认为“开展了出色的原创性研究,对中国的造船工业贡献很大,海洋工程应用领域表现突出,ROV的研究工程世界一流”。

 

  工程力学系

  工程力学系创建于1958年。二级学科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工程力学。1998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力学学科被评为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工程力学本科专业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教师64人,正高职教师17名,副高职教师29名,其中科学院院士1名(双聘),教育部“”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青获得者1名、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

  现设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和实验力学四个教学科研团队,分别由乔丕忠、刘桦、刘锦阳和张卫刚教授负责。在基础力学教学、前沿基础研究以及服务国防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茅。本学科注重基础理论及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航空航天、机械、船舶、土木水利等相关领域培养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形成了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水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先进实验方法等特色学科方向,并注重发展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环境力学等新兴交叉学科。

  试验设施

  代表性研究成果和论文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前身是1907年交通大学开设铁道工程专科班,1913年改为土木科,1920年调入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9年,交通大学上海校部复设土木科,称土木工程学院。抗日战争期间以土木工程系分设沪渝两地。1951年,复旦大学土木系并至交通大学土木系。1952年,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1985年恢复建立土木建筑工程系,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业造型设计两个专业。1992年工业造型设计单独建系,1998年该系并入媒体设计学院。

  土木工程系二级学科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专业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2年获上海市建设世界一流学科B类资助,2010 年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08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并且连续四次通过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专业评估。其中“岩土工程”2007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发展迅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土木工程系现有教师67名,其中工程院院士2名(兼职),教授(研究员)24名、副高23人;55岁以下专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海外博士学位18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1人,上海市东方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上海市启明星2人和上海市晨光学者1人等。多支创新团队实力水平快速提升。

  起点高、小而精的创新人才培养:近五年来本学科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50余名、硕士研究生350多名。获得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5人、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称号3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篇。国家视频公开课1们,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学生屡获全国结构设计竞赛与岩土工程竞赛一等奖。

  学科方向特色鲜明,基础与应用研究并举:围绕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海洋岩土力学与工程、地下工程中的岩土问题、大跨空间结构与新型结构、结构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管理、土木工程与海洋结构安全防灾等方向的学科特色日渐凸显。近5年学科总科研经费近1.5亿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0多项;主持承担百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5年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重点和面上项目50余项(专任教师人均近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和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0余项。五年来发表期刊论文逾600篇,含SCI收录论文400余篇;高水平论文增长显著,2010年来在土木工程领域SCIE论文发表量已进入全球高校前40名,且在影响因子前25%期刊的发表论文数量跻身全球高校前30名。近3年申请发明专利100多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转让与应用近30项。10余人次担任国际期刊的主编或编委。编写著作与教材10多部。

  国际合作成效显现、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10余所欧美日一流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平等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5年内38人次到国外进修学习、合作科研或讲学,含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22人次。包括美、英等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席在内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访问上海交大常态化,全学期授课或举办前沿系列讲座;接待来访海外学者59人次,学术报告25人次;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百人次。根据2013-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继连续五年入围世界前100名榜单后再创历史新高,位列世界第30-40名之间。

  土木工程系产学研合作卓有成效,国际化办学富有特色。与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产学研合作,将成果应用于重大工程建设,如上海科技馆、三峡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上海磁悬浮与轨道交通、上海世博会场馆、首都机场航站楼。与美、日、德等国20余家大学和大型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源远流长。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大前身)开设船政科(航海专科)。1918年创办铁路管理专科,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1927年改称交通管理科;1928年成立交通管理学院,同年改名铁道管理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铁道管理并入北京交通大学,有力支持了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1979年,上海交通大学重建管理学科,并创办了交通运输研究所。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核批准,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交通运输(国际航运)本科专业。1997年成立国际航运系,这是国内最早设立和最具影响力的航运系之一。

  2000年“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学科在“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两个工程硕士领域招生。近年来,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学科积极向综合交通运输方向拓展。2009年“交通运输工程”成为全国首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点,2010年获批设立“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方向)和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运输方向)招收博士生和进行博士后培养。学科定位为“以航运为特色的综合交通”,发展目标为“国际化的精品交通”。积极发挥学科交叉、师资、生源、国际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等五大优势,与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 学科发展不断提速,学科影响力日益扩大。在2017年软科学科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名列全球第26名;在香港理工发布的2012-2015年航运领域高水平论文机构排名中,上海交大位居世界第三、大陆高校第一。 

  多年来本着“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传统,依托学校雄厚的科研、教学力量,已为国内外各类交通航运企业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交通、航运、物流等多个领域人才,校友遍布长三角和珠三角。本科生全面实行导师制。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课外科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全体学生,近五年来获得各类科创竞赛奖项100余项,涌现出包括校十大三好学生标兵等在内的一批优秀学子。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正在同步建设全英文专业,与法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地多所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和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学科凝聚了以下四个主要研究领域:海洋运输与现代物流、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与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建有交通研究中心、工程管理研究所、无人机和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交通仿真及驾驶行为实验室、交通环境实验室及航运数据库。承担了包括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任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在内的一批科研项目,创办了每年定期举办的国际计算物流会议、交通运输研究(上海)论坛、交通发展战略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SCI/SSCI等高水平论文逐年增加,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

分享到: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