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专题专栏

洪嘉振

质量·素质·教风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日期:2012-03-12  来源:学者声音  阅读:4194

 

  [编者按] 继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2011年10月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 大学应该注重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摇篮”阶段,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让他们的翅膀硬起来。我认为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克服困难的毅力,追求完美的精神。

 

  ■ 大学课程的设置与内容是多年来在国内外专业人士不断的改进与总结基础上形成的,它对人的知识水平与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是无限的。

 

  ■ 学生学习需遵循5字要诀“少,多,少,破,创”。

 

  ■ 良好的教风的关键是选拔优秀的教师。通过资格考核的教师上岗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

 

 \"\"

 

  新中国的高等教学已经经历了60多个春秋,我们在不断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与方法。回顾期间本人的经历:不到10年做学生所受的教育与40多年作为一名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生涯,确有一些感悟,今借“学者笔谈”平台,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如何评价教学质量

 

  对教学质量的评估,教育部对各个高校都有很多“统一”的量化指标,如有多少教授上讲台,有多少精品课程,有多少教材,学生获得多少国内与国际上的竞赛的奖项等等。本人有幸多次被教育部聘任为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作为教育部的评审专家到各校去评估,看到的也是这些数据。且不管各学校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关键的是这些数据是否真正反映一个学校办学质量,这些数据与人才培养效果的相关性。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否承担这个重任,应该是考核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其考核的样本应该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目前在干什么,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或特出贡献人才的数据。

 

  1960年我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后来任教以后也去过清华,对其力学基地进行过评估。我曾考虑过如何评价清华的教学质量。如果光看他们提供的数据,确实不错。但是总觉得由此判断清华办学的质量并不科学,需要通过60多年清华学生的业绩来证实。我曾经有心地关注了一下,政府各级领导、高科技领域的关键人物、国民经济产业的成功创业者、国内外教学科研的拔尖人才等,清华学生的比例确实不低。我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时,当时没有那些指标,在时任蒋南翔校长“要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的感召下,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能动性,在这个“培养工程师的摇篮”里,老师精心的培育,学生勤奋学习。面对这些办学理念的低调表达,对照现在,确实值得深思。

 

  应该认清高等学校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或是很重要的环节,不应赋予其功利性很强的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如培养“领袖”、“精英”等等。学校面对的是上万学生,这些学生都有潜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或特出贡献的人才,更严酷的筛选来自于他们离开学校以后将要面临的社会的严峻考验,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磨练。对那些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我们如何可能科学地预测其会成为某领域“领袖”或“精英”的人员呢。事实上,这种盲目挑选人才培养的失败案例有不少,如曾经在不少高校开办的少年班等。面对当前我们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更值得商榷。

 

  综合素质是目标

 

  根据上述观点,大学应该注重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摇篮”阶段,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让他们的翅膀硬起来。我认为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克服困难的毅力,追求完美的精神。这种素质主要通过文化知识学习进行培养。大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爬坡的过程,知识点的不断深入,需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由于目前中等教育存在应试教学弊端,学生不会学习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学习中普遍面临很多困难。如何改变现状,需要学生不断挑战自己。学生学习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如何不把学习当做负担,第二个层次是从被动到主动,第三个层次是进入举一反三的境界。达到举一反三的境界,需要学生经受艰苦的意志锻炼,这也是上述综合素质的自我培养过程。现在都强调“创新”,与其让个别学生做一些所谓创新的项目,面对上万的本科学生,我认为更切实际,是以文化学习为把手,提高上述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创新精神和素质的培养,迎接今后的挑战,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创新”。

 

  在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的教学仍然是高等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面对有限的学时,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安排成为矛盾的焦点。面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学科相互交叉成为时代的特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首先具有扎实基础。除了约定的一些基础课程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矛盾比较突出。当前我国的学制,本科比硕士比博士为4比2.5比3的体制,我认为本科4年应该强化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在后续的学习中,在不同专业的应对中,根据本科生的不同的出路,才能有充分的发挥的自由。在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学这些有没有用。显然这种问法非常幼稚,因为一个人将面临的挑战有谁能预测呢,大学课程的设置与内容是多年来在国内外专业人士不断的改进与总结基础上形成的,它对人的知识水平与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是无限的。因为它不仅让你懂什么,还让你学会如何去思考,学会去推断什么,这就是创新的基础。在我的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思维比较活跃的都是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在与其他单位的科研合作中,很多关键问题都涉及基本概念的问题,这时就展现出我们的优势。

 

  在清华读书时,两个猎人迷路森林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一个身背口粮,一个身背猎枪。最后身背口粮的猎人饿死,身背猎枪的猎人成功走出森林。道理很简单,后者能面对不同的环境主动地猎取食物。这个故事深刻指出,掌握工具的重要性。在大学的技术基础课程中,象外语、计算机软硬件、强弱电基础、实验技术等涉及能力培养的课程同样非常重要。尽管我是学力学的,清华的这些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在我40多年的教学科研的过程中受益无限。这也是我把基础与技术基础课程的培养称为文化素质培养的原因。

 

  本科教学大平台体制的实施是一很好的探索。到底是一个院一个平台,还是以一级学科为一个平台值得总结。如果一个学院中有多个差异性很大的一级学科,通过一个平台来培养显然是有问题的。此外,专业课程对课时的挤压,出现不少的所谓“概论”课。这种安排值得探讨,我想如果为了扩大专业面,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去学习。4年的有限时间内,课程还是需要专业院系进行有效的组织,让学生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

 

  因此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让专业课冲击或压缩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的做法是不符合创新人才培养宗旨的。

 

  提高教风是关键

 

  在高等院校中教师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学生。然而教师有职称晋升的条件约束,晋升最直接的压力往往集中在科研上。科研有经费数、大项目数、获奖数等等具体数据的考核。跟科研相比,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似乎变得比较抽象了。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将精力向科研倾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十年前,我在下定决心要对传统的理论力学教学体系与内容进行改革,编写一本约60万字的新体系的理论力学教材时,同样面临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当时我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重点项目,同时还有其他一些纵向项目与一些航天领域的横向课题。为了鼓励SCI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学校曾决定对1篇论文有1万元的奖励。科研的压力与经济上的刺激,确实会产生犹豫。这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具有相当难度,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花了约5年的时间在理论与实验上有所突破。在经济上,60万字教材没有分文的收入。最后我还是决定启动这本教材的编著。考虑的关键点是根据我的科研的经历,由于计算技术的冲击,已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教材的内容,确实不适应现代机械系统设计与优化的理念,学生得不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十年来,通过编写教材,教学实践,教材修订等等环节,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理论力学新体系。教材第3版被评为2008年国家精品教材。2003年在首届国家精品课程评选中,该课程是国内唯一一门入选的理论力学精品课程。在科研与教学双重的压力下,如果按照当时学校工作量计算,我基本上每年完成2-3人的任务。回顾这近十年的努力,个人的收入确有影响,使我乐于超负荷工作的动力是做一名教师的责任与热爱教学的激情,即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最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当看到在学生的作业与测验中,提出新的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时;在学生的提问与答疑中,指出讲课或教材中的问题时,都由衷为学生中的那种创新的潜力而高兴。他们多么需要教师去激发!

 

  良好的教风的关键是选拔优秀的教师。通过资格考核的教师上岗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能上课堂的教师首先是其知识深度与广度,没有一定科研背景确实是一个问题。俗话说,要讲好一碗水,肚子里要有一缸水。其次是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多媒体应用的能力等。要选拔这样的教师,只能由资深教师的团队通过听课评议,或通过若干周期的带教来培养。遗憾的是这种严肃、负责的好传统丢失了。现在很多课程让刚进校的博士或博士后来讲,尽管上岗前会接受几天培训,但讲课是门技术活,几天培训根本不够。此外,教师的讲课质量让学生来评价也值得商榷。如果说教师上课的认真程度,学生能合理地评价的话,那么教师是否将知识点正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对于那些课程还没学过的学生,又如何来判断呢?

 

  不同的课程应该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也允许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通过资格考核的上岗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在尽可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下,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少一些形式上的框框,如讲稿要统一格式等等。记得有一次运动学课程结束时,我国第一次登月计划发射成功,报道中一个示意图引起我的兴趣,趁在动力学开始的一节课中,我请同学们讨论此图存在的问题,引起同学极大的兴趣,我再转而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动力学。这样做既完成了课程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严格说,这种情况应该贯穿在教学整个过程,无法通过一个孤立的教案能达到的。

 

  教风中另一个关键字是“严”。首先教师对自己要“严”,要爱学生与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在如何通过自己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精益求精方面做个有心人。其次对学生教学要从严。学习知识是爬坡的过程,我曾经给学生学习的5个字要诀“少,多,少,破,创”。第一个“少”这是你没有学习时的状态,“多”通过教师的教,你知道了很多零散的知识点,第二个“少”是学生学习的发挥能动的第一阶段,也就是要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归纳,整理得到规律性的知识要点。“破”是学生学习的发挥能动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在学习中不断提出质疑,找出破绽。“创”是学生学习的发挥能动的第三阶段,也就是针对问题破绽,通过研究得以解决。显然“少,多”是学生的学习的被动阶段。后三个阶段的实现,需要学生不断克服惰性,没有从严的教学措施,很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严”或许会给教师带来一些评教中的困惑。但是从爱护学生出发,讲清“严”的道理,在实施中做到“公正”,当学生理解教师用心良苦,他们会理解老师的。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文中的观点是我个人的体会,希望学校有比较科学的管理和政策,每位教师都从自身做起,为我国教育事业做一些贡献。 

 

  学者小传

 

  洪嘉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负责人,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从事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国内最早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学者之一。主持纵向科研项目10多项,包括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5项。

 

  编著的《理论力学》(高教出版社),第1版为“面向21世纪国家规划教材”, 第2版为“十五国家规划教材”,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第3版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2003年主持建成“理论力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其领导的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1992年获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同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宝钢教学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教学名师”奖,2004年获教育部与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获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上一条:刘西拉
下一条:陈昌炽
分享到: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