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1.全国排名一直位居第一,历史最悠久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成立于1943年, 拥有悠久辉煌的历史。作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等教育和科研的策源地,培养了第一艘万吨轮总师、第一艘核潜艇总师、第一艘航空母舰总师、第一艘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师、第一艘3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总师等一大批技术专家、管理骨干和领导干部,为行业提供了人才、科研、试验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撑。
  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最近一次2012年的学科评估排名中居全国首位。
 
2.学科最全、实力最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981年船舶设计制造、船舶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均首批获得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首批获批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船舶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8年获批中组部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覆盖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形成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重大力学问题、新船型开发设计与现代造船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水下作业探测技术与装备、先进实验技术五个优势学科方向,并致力于海洋可再生能源、绿色船舶等新兴领域的探索创新。
 
3. 世界上功能最全、最先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研究基地
  拥有全球名列前茅、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重大试验设施群体,居全球高校之首。已建成我国首座世界最深的海洋深水试验池,可对4000m水深的大型海洋结构物进行复杂海洋环境下的综合性能研究,其装备与功能居世界前列;同时拥有海洋工程水池、拖曳水池、内波分层流水槽、操纵PMM装置、结构加载装置、立管疲劳试验装置、液舱晃荡装置等试验设施;在建国内最宽最深的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风洞循环水槽、空泡水筒、水下工程水池、水声水池等国际一流设施即将竣工;构建了与国际一流水平同步发展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试验技术体系。
 
4.大师云集,高端人才汇聚,师资力量最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现有教职工120名,专职教师82名,正高比例31%,博士学位比例63%,海外博士比例28%,人才集聚。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院士)、6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有活力、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5.课程与世界名牌大学完全接轨,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端领军人才
  参照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培养人格健全的“全人”;结合“船舶与海洋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设个性化课程模块,提倡以人为本;整合专业课程,注重课程内容更新和衔接。构建了可兼顾能力构成和知识结构的先进课程体系。
 
6. 开展广泛国际合作,毕业生活跃在世界船舶与海洋工程前沿舞台
  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和国际合作交流,除学校的海外游学计划外,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深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海事局共建“海事事故调查联合实验室”、与日本千叶大学共建“海洋仿生力学联合研究中心”、与英国NCL大学开展2+2双学位培养等,通过丰富的国际化合作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
  秉承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良传统,注重能力建设、知识探究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不断为行业输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端人才。学生深受行业欢迎,就业率100%,在国内外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发挥重大作用,毕业生的杰出表现与卓越成就产生了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全球影响力。
 
 

 

分享到: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