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栏
【媒体聚焦】听交大老校友说过去的故事:船舶系传奇依旧
日期:2016-04-27  来源:新闻公告  阅读:3825

人民网上海4月9日电 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的庆典。最美人间四月天,校园内外红妆翠盖、草长莺飞,竞相争艳的桃李,似乎预示着桃李满天下的交通大学。

百廿华诞的上海交通大学也迎来了一群年逾古稀的校友。五六十年代,交大曾经是无数学子一方心灵憩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在交大度过了五年的青春岁月。

一号房门、执信西斋、新上院、哲彼馆,围绕着中央草坪的是交大最古老的建筑,老校友循着当年求学的足迹,走访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在每一个当年的建筑前合影。每当合影的时候,微微佝偻的老人总是努力挺起胸膛,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神情庄严肃穆,仿佛还是曾经年轻的模样。

 

55届校友重返母校

55级校友,当时以高分考入船舶制造系潜水艇专业的史老如今对这段历史依然历历在目。

当时,交大船舶制造系招收的都是全国最顶尖的学生。虽然他在填写志愿时并没有将“船舶制造系”列在第一位,但因为船舶制造系优先挑选了成绩最高的学生,他阴差阳错地进入了“一系”船舶制造系。

当时整个船舶制造系一级仅仅招收120人,分为五个专业方向,包括潜水艇、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史老被查出有海外关系,保密级别从“绝密级”下调为“机密级”,也因此从“潜艇系”调至了“结构力学系”。当时,结构力学被戏称为“结棍力学”,流体力学则被称为“留级力学”。

在学校里完成了第一学期基础学科课程后,知识青年开始上山下乡,他也被“下放”到船厂,接受再教育,“白天跟着老师学习,晚上再教工人。”虽然学业被打断,但这一段结合实践的学习经历也让他收益良多。

 

如今已被废弃的“船舶摇曳水池”当初享誉国内外,拖曳水池好比“人造海洋”,能以不同速度拖曳按比例缩小的船模,并模拟各种波浪条件,验证船舶的流体动力学等性能

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校长在2016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说,根据某宝统计,交大学生购买各类五金零部件的总量稳居全国高校第一,由此彰显了交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务实的作风有其历史传承。在交大校史馆内,有一张极为特殊的照片。照片中,一辆火车头拖着一列火车缓缓行驶,火车头的烟囱正冒着黑烟,而车头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用浓墨书写着笔力雄健的四个大字:交大万岁。

四十年代,交大的部分专业曾一度面料被拆分出去的窘境,是时,交大学生为保住专业,赴南京情愿。为阻止学生们的情愿,铁路局试图通过将火车停运阻止学生情愿。想不到,博通理工的交大学子居然成功发动了火车,重新铺设铁轨,向南京驶去。最终,在交大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各个院系得以完整保留了下来。

 

对于两岸的交大校友而言,有栋深具意义的校舍建筑,静静地坐落在校园的西侧

这栋建于1930年的三层高、红砖白缝、折衷主义风格的洋楼建筑,是当年全国最好的学生宿舍,以革命先烈朱执信名字命名为「执信西斋」。许多优秀的早期校友包括钱学森等人都在这里度过大学的青衿岁月。

校史记载,执信西斋于淞沪抗战期间,曾短暂借由宋庆龄、何香凝主持成立伤兵医院,英勇抗日的十九路军国军官兵当时多由虹桥路送往执信西斋救治。

而最早入住的1930级学生,于1933年捐款了执信西斋前校徽造型“饮水思源”纪念碑,而这饮水思源碑如今已成为五校交大的标志象征。

船舶制造系的宿舍则在位于几条街外的法华镇路上,如今那里是上海交大法华镇路校区。十个人住一间寝室,两侧是五个上下铺,中间是四张方桌,每一层配有公用的厕所和淋浴房,不远处还有“老虎灶”,这在当时已经属于条件一流的学生宿舍。

如今,三层楼高的宿舍楼经过外立面的整修仍然光亮如新,宿舍楼后已经加上了热水器和储水池,每个房间也配设了空调。

“思源致远,天地交通”。新上院前的两棵广玉兰迎来送往几十个寒暑,也见证了交大为国家培育了一代文理、科学、商业方面的杰出人才。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上海交通大学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光荣的传统,被誉为“东方MIT”。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