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祝贺:船建学院2位教师喜获市、校“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供稿:院工会  编辑:于淼  日期:2022-03-08  来源:学院新闻  阅读:4895

春风拂柳,迎来美丽的三月八日。

船建学院教师张璐璐、李欣

在上海交大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先进表彰大会上

获颁市“三八红旗手”和校“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岩土工程中的铿锵玫瑰

张璐璐

  船建学院院长助理、土木工程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大家的眼里,她工作中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她始终专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第一线,发表SCI论文50多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教材2部,参编上海市和行业学会规范3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会青年科学家奖、国际期刊Georisk最佳论文奖,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的理事,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等4家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严谨负责培育创新人才

  服务社会需求、严谨、创新,是张璐璐培养学生的关键词。

  张璐璐主要参与本科生的《土力学》和研究生《高等土力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在授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土力学中偏微分方程建模的理解,创新数值模型与公式推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土力学知识的理论化和可视化,通过层层演绎,加深了学生对土力学的认知,打好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她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指导往往丝丝入扣、针针见血,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弥补不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张璐璐告诉学生,“岩土工程学科充满机遇和挑战”,鼓励学生们结合学科发展需求,敢于去挑战学科领域内新的东西。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璐璐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从整体方案到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认真考证,尤其体现在她对学生论文的修改上。不论是学生的期刊论文还是毕业论文,不论是中文论文还是英文论文,张璐璐都会打印出来,逐字逐句的修改,数易其稿、万锤千凿、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和学生的反复交互沟通。反反复复数十次后,才会投出论文稿件,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认知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培养出的毕业生们也带着张璐璐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走上工作岗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中做出贡献。

服务需求做好科学研究

  如何将自己的研究应用于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是张璐璐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她一直的努力方向。

  面向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堆积体滑坡风险防控的重大需求,张璐璐带领团队从事岩土工程灾害和风险控制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堆积体滑坡灾害分析理论与风险评估方法,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干井子滑坡、大树场镇滑坡、汶川震区映秀卧龙公路重建等重大工程成功应用,解决了堆积体滑坡定量风险评估与灾害防控的难题,为堆积体滑坡的灾害风险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技术支撑。

  张璐璐每天从事研究的时间都在十小时以上,她和团队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教研室、岩土灾害的现场……面对科研道路上的不顺利、面对身体亮起的“红灯”,她毅然坚守。张璐璐的非饱和土基质吸力保持准则的相关研究成果,被写入Fredlund D.G.院士新版非饱和土力学专著,成为海内外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等广泛使用的非饱和土力学参考书和部分院校研究生的教材。

  一个人对其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都始终相信、坚守,才有可能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张璐璐说,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信念总是支撑着她在关键时刻坚持下去。在张璐璐身上,我们看到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不服输精神,看到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坚守。

 

搏击风浪,巾帼不让须眉

李欣

  船建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研究员,主讲本科生课程3门,研究生课程1门,负责一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科研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项。作为课题副组长或主要参加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工信部创新专项课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研发课题25项,发表SCI论文30篇、EI论文54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踏实一线教学工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从教16年,李欣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担任博士和硕士生导师,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2人。同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学改革,2019年率先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建设完成大型海洋装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虚拟仿真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登上海洋平台,切实了解海洋平台、船舶、海上风力发电机等海上装备的各种装置、设备,真实感受海洋平台在海上的实际状态,将所学到的流体力学知识与实际物理现象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该虚拟仿真项目获得2021年度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

打造 “可移动的海上实验室”,开辟海工安装新天地

  针对我国大型平台在海上安装现场,长期缺乏有效准确的监测数据,无法准确判断作业操作这一难题,李欣老师带队率先开展海上安装过程现场实海域监测技术研究,组建了海上安装实测团队,自主研发大型海洋平台海上安装现场安全性能实时监测系统,经过七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可移动的海上实验室”。

勇担科研创新使命,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针对我国海洋开发装备在实际作业中复杂海洋环境和突发问题考验下安全性能需要详细观测分析评估的需要,李欣老师携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海洋平台监测工作,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大型海洋平台性能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可为平台安全作业提供全面、即时和准确的预警和决策支持。此项研究成果获得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海上隧道工程安装作业设计,成果应用于我国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中。同时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入研究异重流的演化机制,研究成果受到港珠澳大桥桥隧工程项目组的高度评价,目前港珠澳大桥已经胜利竣工,成为我国的标杆性的超级工程,而在对沉管沉放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继续被大连湾隧道、深中隧道所采用。

立足岗位,创新服务

  2009-2021年期间担任海洋工程实验室党支部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多年来,尽职尽责配合支部书记开展基层党建及各种党务工作,所在海洋工程实验室党支部获得“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所在海洋工程团队获得“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成立以来,担任副院长一职,负责研究院人事、教学、财务、日常管理等工作,2021年研究院迎来了首批三亚转向研究生82名,于9月入驻三亚崖州湾,作为分管副院长,投入大量精力开展学生的培养和思政工作,为赴海南开展科研和完成学业的三亚专项研究生保驾护航。

春和丽景,人间芬芳。

世界因为有“她”才更加美丽。

亲爱的女神们,

愿你眼角带笑,月色不染眉梢

愿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

愿你温柔不变,活的精彩漂亮

愿你一生久安,岁月无恙。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