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5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图]
日期:2015-12-22  来源:学院新闻  阅读:1342

  12月18日~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所承办、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课题组策划组织的2015“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论坛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召开。来自美国德州南方大学、香港大学、台湾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外28所院校的100余位学者参加了论坛。上海交大校长吴旦、文科建设处处长叶必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船建学院党委书记张卫刚主持。

 

 

  本次论坛包括三个特邀主题演讲,课题组重大课题年度报告,四个方向的分主题汇报,共计27场学术报告。论坛围绕“跨学科视野下的城乡记忆场所”进行了专题研讨:如何重新认知与审视记忆场所的价值?有无必要将这些记忆场所纳入遗产保护名单?如何保护活化?与会专家学者针对没有遗产身份的城乡“记忆场所”进行了开放式讨论。

  在主题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以《语言与境界——建筑创作中东方智慧的运用》为题,通过跨文化对话,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深入的比较和思考,从中发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闪光点,来支撑、推动中国现代地域建筑的创作与发展。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以《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延续与活化》为题,阐述了上海风貌街区保护与管理实践的一些经验。

  随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国际中国规划学会主席潘起胜、英国伦敦大学《空间句法》副主编索菲亚分别以《城市风貌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以雅典为例》、《谁书写了城市的集体记忆》为题,做了主题演讲。

  在课题年度报告中,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上海交大船建学院建筑学系教授陆邵明详细介绍了课题组一年来在平台、项目与其成果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成果,并以《乡愁的时空意向及其对城镇人文复兴的启示》为题,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国内外不同地区及国内百年来的乡愁演变进行了归纳研究,结合乡愁的认知调研分析,揭示了乡愁的本质内涵,阐述了乡愁对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接下来,子课题负责人、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尚意详述了国内外记忆场所研究热点与趋势;子课题负责人、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高小康探讨了记忆场所保护中的空间正义与美学困境;课题组成员、上海交大研究生朱佳维、杜力以怒江地区为例对传统民居建筑营造设计及活化导则进行了微观视角的研究。

  分主题汇报主要围绕“怎样的记忆场所值得保护”、“记忆场所如何保护传承”、“记忆场所如何活化再利用”、“如何评价与运作”四个专题开展了讨论交流。报告期间,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杨庆存、同济大学教授徐磊青、上海交大船建学院教授张健、蔡军等对各阶段的报告进行了评议与讨论。论坛为国内建筑、规划、旅游、景观、地理、历史、经济、管理、艺术、传播等相关学者建构了一个“记忆场所”交流平台,也为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探索。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