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专题专栏

刘西拉

培养出为民族强盛奉献终身的学生是教师最高荣誉
日期:2019-12-13  来源:学者声音  阅读:250434

“培养出为民族强盛奉献终身的学生是教师最高荣誉”

——记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刘西拉教授

【名师名言】

■对一个教师的最重要的评价是来自学生,而老师最大的喜悦就是教育出一批能为自己民族的强盛奉献终身的学生。

■当学生毕业后,回答他们在交大印象最深、获益最大的课程时,会提到我们。

■在工程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如果后两种能力不行,创造能力就等于零,甚至是负号。

2017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刘西拉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一等奖。在交大人看来,这是给刘西拉老师的一个实至名归的荣誉。

在交通大学的校园里,刘西拉教授称得上是一位“明星教授”:这或许是因为刘西拉曾荣获上海市教学名师的称号,曾两次被交大学生网上投票选为“最受欢迎老师”;或许是因为刘西拉担任过全国政协常委,无论参政议政还是对教育对工程,他都一直以“敢言”著称……但或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刘西拉一直以“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为座右铭、并始终“燃烧”着自己、同时“点燃”着学生,在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刘西拉认为:对一个教师的最重要的评价是来自学生,而老师最大的喜悦就是教育出一批能为自己民族的强盛奉献终身的学生。他说:“我十分珍视教学,视教学为生命”。

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

刘西拉成长在一个教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中国药科大学的终身教授。父亲的会客间里一直挂着赵朴初先生赠送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家庭的熏陶让刘西拉感悟到: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讲台是神圣的,培养出能为自己民族的强盛奉献终身的学生是一名教师的最高荣誉。          

为了践行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承诺,刘西拉甚至错过了与父亲见最后一面。          

那是2006年3月的一天,刘西拉父亲病重,在南京鼓楼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抢救。为了第二天给学生上课,刘西拉当天晚上惜别危在旦夕的父亲,赶回上海,打算上完课就立即回到父亲身边,陪伴父亲走完生命最后的一段。第二天一早,刘西拉一如既往地站在讲台上,上完两节本科生的“土木工程概论”,又接着给研究生上“计算结构力学”,就在第三小节课快结束时,刘西拉的手机开始不断振动,他预感到不好,破例在课间休息了十分钟,一个人到楼道看手机,那是弟弟发来的一连串短信,父亲的血压一直在降,最后就病故在这课间休息的十分钟里……刘西拉心情十分悲痛,几乎没有力量再回到教室了,但最后,他还是回到了讲台上,强忍着眼泪和悲痛对学生讲述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同学们都非常震惊。刘西拉说:“我非常非常遗憾在父亲最后的时刻,没能在他的身边!但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我相信他会原谅我的,因为他知道,我在上课。”他继而动情地说:“我父亲座右铭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让我明白,讲台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地方!教师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希望你们中间的有志青年也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宣布:“现在继续上课……”          

那堂课,是刘西拉一生中难忘的一节课,也是同学们终身难忘的一堂课。          

更重要的是“点燃”学生的激情

“假期的社会实践,应该把学生们都带到老区、边区去,让他们亲眼目睹基层的实际情况,比课堂上讲十遍爱国主义都管用。”刘西拉不是一位思政教师,但他和许多专业课老师的观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一代是关系国家前途的一件大事,也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正是因为深刻感受到教师的职责所在,刘西拉除了上好自己的专业课,还特别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全是思政老师的事,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应该是思想教育的载体,每个任课老师都应该有做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刘西拉认为,在当今开放的环境下,“灌输”的思想教育方法要改进,要从时间、空间上尽量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在比较中鉴别”,从各种活生生的经历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刘西拉常说的话就是“老师们应该加强思想教育的意识,寻找思想教育的载体,减少思想教育的痕迹”。          

刘西拉身体力行,课堂内容包容万象。刘西拉的学生们除了记得《土木工程概论》,还记得他在课堂上讲过的许多故事:在美国维护个人尊严的故事、毕业时服从分配从北京到祖国西南工作的故事、在美国留学因为音乐而让异域的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的故事、作为改革开放后公派留学第一对回国的博士夫妇的故事……          

如今,刘西拉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但仍然“无休止地忙碌”在教学一线。他还参加了“名师工作室”,向所有学生公开电话、邮箱,并不定期为学生开办讲座和座谈,成为交大首批五名“名师兼职思政”的一员。          

校园里流传的“刘西拉名言”不胜枚举,但刘西拉也有自己的座右铭:“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这句话来自他小时候读过的苏联小说《古丽雅的道路》,一直陪伴和鼓舞着刘西拉。刘西拉感慨:燃烧是一辈子都应该做也可以做到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不仅自己燃烧,更重要的是点燃学生们的激情。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刘西拉从教40多年,他认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有两点:第一,是不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回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不是重视“个性”?第二,是不是把教育的重心从“知识传递”过渡到“能力建设”?是不是重视“能力”?          

刘西拉认为,一流大学的教学不应该“克隆”,应该允许大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潜心积累,逐渐形成各家不同的独特风格,体现新时代精神的教学理念。刘西拉认为,一味地靠传递知识是不可能教好学生的,教育的重心必须转到能力建设上来。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授人以渔”的问题。老师如何在课堂上采取交互式的授课方式?老师如何准备提问的教学笔记?老师如何用最快的办法和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如何加强对训练助教和学生都非常有效的“习题课”?考查教学的效果不是看老师在课堂上“灌”了多少内容,而是看这门课结束后学生真正学会了什么?看学生毕业后能否根据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几年来,在交大教改的进程中,刘西拉开始关注在课堂教学上按“教一、做二、考三”逐步加大难度以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他坚持不搞那些“教三、做二、考一”使大家都“happy”的教学,甚至要顶着一些压力来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交大任教近二十年,刘西拉教授的“土木工程概论”一直是学生很喜欢的课程,现在这门课已经是上海市精品课程。刘西拉盼望:“当学生毕业后,回答他们在交大印象最深、获益最大的课程时,会提到我们”。          

“土”和“木”合起来就是未来

刘西拉教授是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长期以来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可靠度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又曾兼任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tructE)副主席。因为专业是土木工程,刘西拉经常自嘲是“又土又木”的人。但若因此就以为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就大错特错了。刘西拉的“职业自豪感”相当强烈,尽管他和夫人的对音乐爱不释手,刘西拉依然会常常强调:“音乐不是我的专业,土木工程才是”“土木工程乍看起来是又土又木,但仔细一看就是未来”。          

“工程师的责任太大了!”刘西拉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理解也充满热情:“一个科学家进行了100次实验,前99次都失败,最后一次成功了,那他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但是对一个工程师来说,99个工程都成功了,最后一次失败了,那他可能会进监狱。这就是工程师对错误的‘零容忍’!”          

刘西拉非常认同钱学森先生的老师冯·卡门的一句话“科学家是在发现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而工程师是创造一个从来没有的世界”。他认为在工程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如果后两种能力不行,创造能力就等于零,甚至是负号!          

“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了超越西方的条件。”刘西拉认为,中国目前正在从事涉及到十三亿人口城镇化的建设,这与信息技术带来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等同,是整个二十一世纪地球上最重要的两件事之一。刘西拉强调,国家要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不可能离开“传统”领域的建设,应该把“高科技”的发展和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这个“载体”结合起来,让中国的“高科技”和传统领域都能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刘西拉曾被国家科委任命为国家攀登计划“土木、水利工程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曾负责起草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结构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和中国科协的“2020年中国工程技术发展”研究报告。此外还两次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聘为撰写《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报告》的首席科学家。在科研方面发表了论文及研究报告450余篇,著作5部,培养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过百名。此外,他还曾长期担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执委和中国国家代表应邀出席各种国际学术活动,曾去美国、德国、意大利、日、俄、港台地区等二十余个大学进行讲学和交流活动,引起了中外土木工程界同行的重视。          

【名师名片】

刘西拉,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毕业,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交大建工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兼土木与建筑工程系主任。国家一级结构工程师,英国皇家特许结构工程师。1985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结构科研奖。1994年被国家科委任命为国家攀登计划“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曾当选为北京市优秀教师、上海教学名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和上海交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版权所有 © 2014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